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内耗,名词,本意指机器或其他装置本身所消耗的、没有对外做功的能量,后用作比喻内部消耗,特指因内部纠葛而形成的无谓消耗。
 
一个理想的成年人每天应该有怎样的精神状态?我想,最好是能够做事的时候心无旁骛,专心投入其中,剩下的闲暇时间里专注于玩乐或者爱好,从中获得放松。而最应该避免的就是呆坐不动,但是满脑子都在琢磨人和事,琢磨过去和未来,琢磨恐惧和希望。因为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精神内耗,除了让人精疲力竭、心情沉郁之外没有任何好处。但不巧的是,这恐怕也是很多成年人精神世界的常态,整天忙于自己和自己周旋,比上班、带孩子都还要累。
我很喜欢一段祈祷文,多年来印象都极为深刻,心烦意乱的时候会经常回忆起来默诵一遍,它是这么写的:
请赐予我平静,
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请赐予我勇气,
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请赐予我智慧,
去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这段祈祷文虽然简短直白,但对于解决个人精神内耗非常有帮助。因为它直指问题的核心:
无论每天在自己身上,在自己周边发生多少事情,它们只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可以改变的,一类自己无法改变。
对于无法改变的事,需要有一颗平静的心坦然接受;对于能够改变的事,则需要有胆气勇敢地做出抉择。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有分辨这两种事物的智慧,于是就不会纠缠不清、畏首畏尾。
内耗则完全走到了反面,人们花了太多时间在那些自己其实无能为力的事情上,因此倍加绝望和失落。而在那些人们有能力改变的事情上人们又行动得太少,思虑得过多,总是在顾虑种种得失,总是在担忧不好的结果。于是最终果然错过了,又陷入了懊恼和悔恨中去。
过去三四十年间,人们形成了一套神圣的精神律法。其基本信条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其具体方法论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于是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社会,自己和世界的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以自我为主,以自我为最高。这样的好处是产生出了几代勤勉拼搏的中国人,改变了国家和社会的样貌。但不好之处在于,
当所有人都相信自己可以改变现实和命运的时候,那些不能改变的人就会感到极大的压力。此外,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问题,也会让人对自己思考的价值评价过高
——既然一切都是自己争取得来,那么自己的想法当然就是最重要的。
问题是世界的真实图景当真是这样的吗?我们当真是在开荒,一切成就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吗?这就让人不得不想起那个著名的故事:苍蝇在电梯里拼命扇动翅膀,然后 “叮” 的一声,电梯抵达顶楼。苍蝇擦去满脑门的汗欣慰地说,这都全靠我的这双小翅膀啊。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说这个世界的大多数部分都坚固异常、难以撼动,人们对此能做的事情极少,大部分时间是用来适应,而非改变;在历史的窗口期,整个世界进入了活跃的状态,然后在这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各种变化和机遇接踵而来,于是人们就产生了一种世界柔软,任由自己搓揉的错觉呢?甚至还会天真地喊出那句口号:我们生来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是运载了无数人的电梯,还是在电梯里搭顺风车的苍蝇呢?我现在没有答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生活得越久远,那么答案也就会越清晰。
我觉得我们的心态和祈祷文作者的心态,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这里。我们认为世界是块巨大的橡皮泥,只要运气足够好,手速足够快,我们就能够捏出任何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祈祷文作者所认为的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花园,一早就已经营造完毕,人们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花园中徜徉,探查设计者的想法,找寻他在茂密林木中安排好的小路。
一旦人们认为自己可以创造一切,一切都归结为自身,那么就很难避免空耗。
一方面是不肯接受现实,认为现实可以改变,只是自己暂时没有找到方法。另一方面则是不肯行动,认为行动就要产生结果,在想清楚结果之前,不能轻举妄动,因为自己要对所有结果负责。这就像是一双父母,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差。但是他们不接受这个现实,认为一定是教育方法上出了什么问题,所以要不断去找新的方法。但是一旦得到了新方法,他们又会开始纠结,万一这个方法起到了反效果怎么办?必须先把它的方方面面都考虑清楚了,否则不能给孩子直接去用。世间大概不会有这样的父母,因为最后一般情况下人们要么接受自己有个平庸的孩子,要么死马当活马医,总是得上个什么方法先试试,不可能无尽地等待下去。但对于自己,人们却不是这样做的。
如果你认为个人很渺小,世界很广大,社会很坚硬,你所看到的一切背后都有其缘由,想要改变其中的哪怕一小点,都得付出一生的时间,那么你的心态又会不一样一些。如果进一步考虑人生很短暂、世界很恒久、社会很复杂,大多数人和事都和自己无关,自己所能掌控的部分非常有限,所有成就都需要相当数量的运气和时势,那么你的想法也会又不一样一些。这样你就会活得比较投入,该做事的时候专心做事,该玩乐的时候专心玩乐,因为这一部分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唯有自己才能感知和体验,于是才对自己具有真实而具体的意义。
至于说其他的假设情形,这样的人一般都不会做过多的假设。如果过去我如何如何,那么我现在应该怎样怎样;如果未来我如何如何,那么我现在应该怎样怎样;如果我能够得到什么什么,那么我会怎样怎样;如果我可能失去什么什么,那么我又会怎样怎样……
没有如何,不会怎样,所有人所能掌握的只有此时此刻。
而当你像刚才那样想问题的时候,此时此刻已经被浪费,被用去思虑诸多可能性而不是具体行动去了。所以,所有的怎样怎样都不会发生,即便发生大概率自己也不会提前有所改变,那么想又有何益?
我知道会有人问: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这样的内耗呢?那么我想反问一句:那你又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待你自己呢?依然觉得自己是电梯,还是开始怀疑自己是苍蝇呢?这决定了你的心里会思考什么。
电梯每天要承担数千人上下,那么思考的东西的确应该多一些。而苍蝇就在一个很小的、有限的空间里飞行,那么它随时需要考虑的就一两件事情而已:保持飞行,避免撞击。
愿你有这样的智慧,可以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第一段只应该写一句话哪些法律小常识,在关键时刻可以自保?
Loading...
小懒人
小懒人
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懒人搜索」,「懒人手册」作者;共享社群「懒人专属群」群主
公告
🎉小懒人日常的收藏夹🎉
-希望大家能有收获,加锁文章密码查看懒人专属群-
👏公众号 懒人搜索👏
微信:lazyhelper
2021-2025 小懒人.

懒人收藏夹 | 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懒人搜索」,「懒人手册」作者;共享社群「懒人专属群」群主

Powered by 懒人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