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
公众号懒人找资源

舒适区:人迟早都会从舒适区掉落

作者:和菜头
舒适区,名词,从英文直译而来,意思是指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
关于舒适区,存在着两种在针锋相对的观点。一派认为人必须主动走出舒适区,主动找寻困难和挑战,以此保证自己能够持续成长;而另一派则反问为什么要走出舒适区,为什么要不断找寻挑战,为什么在舒适区内就不能成长?鉴于舒适区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这里我想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坦白说,我认为上述两种观点背后的人,大概没有几个真正抵达过舒适区。听这种讨论,就像是听到有人在为了中彩票之后应该做什么而争吵,一方说应该把钱存起来吃利息,度过富足安宁的一生;另一方说应该把钱拿出去买地产、买股票,让钱继续生钱。那这时候我可能会忍不住问两方一句:各位争论得那么激烈,请问你们的大奖彩票在哪里呢?能不能给我开开眼?
找到舒适区怕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舒适的意思是舒服安逸,隐藏着满足感,不如说是称心如意更为准确。可以观察一下自己,以及自己周围的人,有几个人可以称得上是过得舒适?又有几个人自认为处于舒适区呢?不是这么回事吧?我们自己,我们所见的各色人等,大多都过得紧张而焦虑,随时都在和压力做对抗,大多数人都是对付着过活,哪里有那么多的舒服安逸日子?哪里有那么多舒适区可以让人安安稳稳地待着?人们普遍的状态是对自己的生活并不满意,认为一定还有更好的生活存在,并且在为了那种生活而努力奋斗。
所以,
我认为舒适区并不是一种大路货,不是人人都正在拥有,也不是人人将来可得。谈走出舒适区的话题,有点像是给还没吃饱饭的人普及减肥常识。
但是我刚刚所说的那种生活状态,它的前提是人在不断向上看,向前看。但没有谁规定说,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必须活得那么积极向上。一般人到中年之后,锐气已经逐渐磨光,于是人对生活,对自身的期待就会变得没有那么高,各种欲望也变得没有年轻时那么强烈。随着期待值降低,同时还有熟练度的提升,那么人会在某一阶段,某一领域内感觉自己到了舒适区。比如说在工作中感觉到得心应手,做事不需要再耗费很大心力。再比如说在生活中感觉一切流畅自如,按部就班,于是没有那么多愤怒和焦虑,心情变得很平和。这些都是有可能实现的。说穿了也不新鲜,任何时候只要降低期待值,人就不会感觉到太多压力。任何时候只要提升熟练度,人就不会觉得费神费力,只会觉得轻松。
所以,我也不认为舒适区一定要付出千辛万苦才能得到,于是一旦得到最好就紧抓住不放。并非所有人都过得那么积极进取,而且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也不会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保持这样的态势。
或早或晚,或多或少,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点舒适区的滋味,只不过很难一直待在里面而已。
基于以上两点理解,我不会把舒适区理解为某种人生成就。能走入舒适区就是人生赢家,能走进去再选择走出来就是人生超级赢家。我认为总体上人们高估了舒适区的价值,让进入或者离开变得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样。舒适区就是一处彼岸,当人们对现实并不满意,对自己并不满意的时候,就会渴望舒适区的存在,渴望抵达那里,因为在那里没有眼前的一切问题,一切负面情绪。
但我们的人生经验也告诉过我们,世间大概并不存在什么真正的彼岸。觉得要到山外去,去到山外发现还有更多的山。想要出发去看远方,于是远方之外还有远方。发现这一点的人从未抱怨说自己受骗,这是因为他们都清楚,
虽然山外依然是山,远方之外还有远方,但是想要看一眼世界的念头,让自己走了很长的一段路,自己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自己。虽然没有抵达理想的彼岸,但是完成了自己的成长,所以也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地方。
既然如此,任何人心里只要存了个关于舒适区的念想,我都觉得是件好事。想要有朝一日抵达,那么人就会为此而努力奋斗,最后还是对自身有益。任何人想着要离开,去主动选择困难和挑战,我也觉得是好事,只不过在这里需要加上一句话: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战士,所以并不需要每一个人都出走。
舒适区永远是个相对概念,也是个临时概念。觉得工作得心应手的时候,也许行业稍微波动一下,人就一下子掉了出去。觉得生活一切美满如意的时候,随时也可能出现旦夕祸福,谁也不能保证永远幸福下去。
不需要选择主动离开,人迟早也会从舒适区里掉落出去。生活是动态概念,幸福也是动态概念,舒适区同样不会是个例外。
所以我不会催促人们离开,不会认为离开是一种必须。我只是鼓励,鼓励人们在处处完满,一切称心如意的时候,去找寻一点所谓的 “生涩”。在舒适区里往下稍微再挖掘一下,也许就会发现自己之前的舒适,只不过是因为知道得太少,以为自己已经做到了最好。
就像我自己写字写到第十年的时候,自我感觉极为良好,觉得自己可以就这么一直写下去,而且写每一篇文字都不费吹灰之力。按照舒适区理论,我应该试着去学习一下绘画,或者挑战一下攀岩之类的运动。但根本不需要如此,当我试着写得更深入一点,或者更独特一点的时候,笔头就立即感觉到生涩起来——我的能力并不足以支持我的表达,还有许多写作方法需要学习。如果是这么理解走出舒适区,那我没有任何意见,因为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做类似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浪费。
和舒适区相比,更重要的命题是:我想要做什么?怎样才是我理想的人生状态?
单是区分我能做什么和我想做什么,大概就要花费很多年时间,更不用说把两者统一起来。而
理想中的人生状态,更需要一次次抵达一个又一个彼岸,在重复过许多次追寻、得到和放弃之后,人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来安放自己。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舒适区只是人生旅途中一个暂时歇脚的地方。所以当人们还在茫茫大海上漂流的时候,我会坚持说前面一定有舒适区的存在,以此鼓舞自己和人们继续游下去。当人们登陆舒适区之后,我会反复提醒旅途漫长,这里并不是终点站。但我也不会催促出发,因为很快这里就会沉入海底。等到我们重新回到水中,再次开始摆臂打水,我会问:这一次想清楚了吗?要游去哪里?你用哪一个姿势能一直那么游下去?
 
💡
欢迎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
notion image
逆袭:只是成年人世界的童话李笑来谈AI时代的家庭教育(专属群特供)
Loading...
小懒人
小懒人
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懒人搜索」,「懒人手册」作者;共享社群「懒人专属群」群主
公告
🎉小懒人日常的收藏夹🎉
-希望大家能有收获,加锁文章密码查看懒人专属群-
👏公众号 懒人搜索👏
微信:lazyhelper
2021-2025 小懒人.

懒人收藏夹 | 公众号「懒人找资源」,「懒人搜索」,「懒人手册」作者;共享社群「懒人专属群」群主

Powered by 懒人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