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为什么大多数结婚后不辛福?
240816 知乎朱慈 整理:公众号懒人搜索,懒人收藏夹收录
你要晓得,绝大多数人步入婚姻之前才刚刚脱离家庭,那条象征着血缘的脐带虽被剪断但仍有阵痛感。
所以酒席上燕尔新婚的夫妻们时常兼具着某种稚嫩的天真,与初为大人的别扭。
这会导致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即太多人的精神世界只支持他们以青少年的身份在亲密关系中进行情绪投资的游戏,而当亲密关系演变成了某种具体性质的合约,他们便开始手足无措了起来。
这不是谬论。
我们理应清楚地知道婚姻是一个需要有明确边界感的东西,但事实上许多新婚夫妇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他们身上的乳味未干,心理上甚而还有胎儿的痕迹,或对原生家庭仍有着依恋,或在事物的抉择上仍习惯于所谓大人的指引。
这会让他们根本意识不到,婚姻是组建一个全新的家庭,这个崭新出炉的东西必须与原来的家庭切割开来,必须有明确的边界。
太多人没有这样的决绝,他们还停留在妄想的阶段,单纯地认为婚姻的缔结就像是在儿时的黄昏推开家门出去找朋友玩游戏,这一张结婚照所能够带来的价值,只不过是为了让他们玩的更合理,更纯粹。
而当婚姻当中的某一方没有完全掌控塑造新家庭的能力,也没办法去做到维护人生伴侣的独立利益时。
这样的婚姻是一种敞开的灾难。
谁都可以来介入,双方的父母完全可以趾高气扬地摆弄这个小家庭,任何人的言语与意见都能够随意地对这段关系侵入。
没有边界将让这段婚姻毫无归属感,没人会觉得这是属于自己的家,所谓的成年人们只不过换了个更合理的身份在床上进行交媾,没有人能决绝地切断与原生家庭的血脉,大部分情况下大家总是幻想自己能够又当大人又当孩子。
于是在情绪供应得到满足的时候,年轻的夫妻们会脱光了衣服像两条黏滑的青鱼般挤在一起,这时他们身上的爱意伴随着汗滴试图往对方身体里去,他们会搂着脖子,亲吻后背。
喊着有爱就够了,有快乐就够了。
就仿佛这样的迷醉将在今后的人生当中永久地持续下去,幸福就是如此轻易地显现和得到。
这对名为夫妇的人类可以高歌着走向灭亡。
但一旦供应的落差开始显现,对于生活琐碎的烦躁感开始剔除了新鲜事物的魔力,许多人便开始在这样的疲惫中产生了茫然。
他们不得不惊讶地面对如此的窘境,在作为孩子对于婚姻的幻想骤然破灭以后,他们能够意识到的不是鼓起勇气去维护和接纳。
而是逃离。
像受惊的兔子那样逃回其他的家,又或者漫无目的地在荒野上徘徊。
这太常见了。
我们能够察觉到的,就是夫妻们在酒席上所承诺的言语通常都是空空如也的欢喜,他们不会觉得这片新的土地需要勤劳地开垦,而是自顾自地从外面带东西进来。
极少有人试图压制自己,大部分人都从容地把原生家庭中所得来的易怒,敏感,懦弱全部带入婚姻中。
因为偏偏他们都觉得自己有做孩子的特权,可以理所应当地放纵情绪,欲望,缺陷和痛苦。
所以没人会觉得婚姻是一件需要学习与打磨的事物,年轻人们往往认为这是基因里生而有之的能力,只一厢情愿拿着恋爱的那套思维用以婚姻的堆砌,然后埋怨着结果不如人意。
不会有人负罪于自己,在欢愉的潮水褪去以后,每个人都只会觉得那是对方的问题。
要是冷不丁再萌发出生育的想法,亦或者稍不小心弄出来新生命的延续。
那我们就可以旁观到产后抑郁及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因为幼稚的人是不会对新生命有所觉悟的,他们的心理天然决定了会认为后代就像是捏成人的泥巴。
这真的会闹笑话。
在幻想着成为一个丈夫,父亲亦或者相反的身份之前,太多人类甚至连独立的自我都不曾真正拥有过。
这就像天然残疾的动物,却总是自大地涉水遨游。
而总有一天那浪潮会淹过头。
所以为什么大多数的婚姻并不幸福,因为通常情况下那不是两个大人对于新世界的创造,而是两个稚嫩的孩子在泥巴坑里傻笑着过家家。
孩子们会披上成人的马褂,自顾自地说着梦话,做着无聊生活中关于幸福的白日梦。
他们只要快乐,不要疼痛。
- 作者:小懒人
- 链接:https://lazybook.fun//article/24081603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