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原文作者:记忆承载
什么才是深圳人?
我们此前聊了一期怎么看历史上首次北上广深集体人口减少。
有些读者看了之后问我,作为一个选择者,或者说作为一个城市的新移居者,怎么来看待北京天津,长三角,珠三角这三个经济带里的不同城市?
很简单,通过历史来看待不同城市的兴衰历程。
首先在整个古代社会当中,一个城市的兴起,就是源自政治中心的需要。就这一个因素,没别的了。
你比如北京之所以从一个小城市一跃成为元大都,就是因为元代把政治中心定在这里。
你比如江南之所以兴起,是因为北方士族的南迁。
你再比如天津的兴起是伴随着北京的需要。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自从元代把政治中心放在北京之后,天津就成为了漕运以及海运的中转站。这是它兴起的根源。
那么到了清末民国,什么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命运?
资本,当时主要是外国资本。
你观察下民国时的房价,鲁迅先生在北平是很快就能买下一套拥有32间房的四合院的。这固然是因为他有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北平当时房价低。
你反观上海,鲁迅先生移居上海之后,租了九年的房子而且时有抱怨房租贵。
你注意,是抱怨房租贵,都不敢想买房。
民国时期北平之所以与上海的房价之间拉出这么大的差距,因为一个已经是现代资本涌入后的现代城市,另一个还是古代城市。
所以在民国时期不是对比北京与上海,而是对比天津与上海。
民国时期北有天津,南有上海。
当时这两个城市之所以经济发达,都是因为外国资本的涌入。
本质上讲,旧社会不存在多大意义上的民资,因为当时清末整体上处于半殖民地状态。
也就是说,民国时期的天津和上海的经济强,都是外资影响下的结果。
到了新社会,什么城市最牛?东北。
为什么?因为东北当时距离外资最近。
新社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自己的资本是很弱很弱的,咱没钱,也没有技术,也没有设备。
而当时我们与之展开贸易的主要是苏联,谁离苏联最近?东北。
你注意沈阳的电话区号是多少?024,非常靠前。
后来我们都知道,咱们与苏联闹翻了,又顾虑世界大战,于是很多学校,工厂都往内陆迁。
这个过程中,上海出了大力。上海原本自己的很多厂,包括知识青年,都随之迁移到了内陆省份。
主要是怕沿海被人家一炸就炸没了。
在这个时期,整个经济都是国资,那么一个城市是否发达,依赖什么?就是依赖国资,因为也只有这一种。
紧接着什么事情发生了?对全世界的贸易发生了。
这时候有一个不知名的小渔村作为试菜者,抢了先机。
你要说当时的底子肯定是上海最好的,而且它也是港口,它在旧社会就是远东第一都市。
但是出于安全考虑,第一个试螃蟹的,是深圳。
从此深圳一飞冲天。
那么从这之后,你在城市里就会发现三种资本,国资,外资,民资。
北京这个城市,国资占主体,上海这个城市,国资,外资,民资,三分天下。
如果我们把长三角另外三个城市拿进来做对比,你会发现南京,苏州,杭州,分别继承了上海的某一部分。
南京的国资,苏州的外资,杭州的民资。合起来又是一个上海。
那么你去看珠三角,深圳的民资外资更强,广州的国资更强。
深圳与广州合起来就像南京苏州杭州合起来。
你理解了每个城市不同的基因,不同的强项,你就清楚怎么去选择。
很简单,结合自己。
如果你要进入国资企业,你该不会选择杭州吧?
南京要好很多呀。
同样,多年前流传过一个说法,上海反思为什么互联网行业没有在上海兴起,而是在杭州?
很正常呀。
上海本地人是不喜欢进民企的,相对来说要么进外企,有腔调,要么进国企,有保障。
进民企那是土鳖的行为。
那是外地人云集的深圳的行为,深圳的民资是很强的。
杭州也是这样,杭州就是二线城市里的深圳。他们的基因是一样的。人们一想到杭州,就是网红啦,暴发户啦,一想到深圳就是创业,就是上市。
很正常的,每个城市都有刻在它骨子里的基因。
一个人,你首先要弄清楚自己走的是哪条线。
如果你走的是民企线路,是创业线路,是草根线路,杭州就是个好地方,深圳是你的进阶版。
理解这意思吧?
杭州就是小深圳,杭州你要是能站住脚,可以考虑进阶深圳,深圳如果混不下去,可以考虑退守杭州。
因为这是一条线上的。
如果你走的是外企路线。
入门关可以选择苏州,进阶版可以选择上海,选择深圳,都是可以的。具体哪个三角,看你个人喜好。
如果你走的是国企路线。
入门关可以选择南京,进阶版可以选择上海,可以选择广州,最终关可以选择北京。
同样的道理,你打不过,退守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北京混不下去,国企路线的可以考虑考虑南京。
上海混不下去,外企路线的可以考虑考虑苏州。
进退之间,一定是围绕城市基因的。
有人说,那如果入门关我也待不下去,还是太难,我站不住脚。
继续退,那就不要再考虑什么国资,外资,民资这个角度了。
为什么?因为资源是有限的。
资源一定是往北上深这种头部城市汇聚的,你像南苏杭实际上都是承接者,再往外围,那个资本不足以打造出类似长三角,珠三角那么大的巨大城市带。
更多的是地方性质的,局部的大城。
当年重庆升级为直辖,那时候很多人都说,它要成为下一个上海了。
二十多年过去,有么?没有。
国资一定是先去北京,然后广州,然后南京,然后......;外资一定是先去上海,深圳,然后苏州,然后......。
杭州的民资,是因为浙江沿海商人的赤脚习气;深圳的民资是因为广东福建沿海商人的赤脚习气。
沿海且多山一带的人,他要谋生必然经商,你去看希腊城邦发展的历史就清楚,这是必然选择。
你不可能指望四川盆地的人出现那种民资踊跃的赤脚习气,不会的。
我为什么要冒险呢?我这地方天府之国,生活非常安逸的。
所以它本地的民资,是很难兴起的,缺乏基因。
基因就是我是不是非得做?
浙江福建广东一带的人非得经商,就像令狐冲非得学易筋经。
很明显,内陆没有一个城市是不得不的。
武汉的条件非常好,成都,西安,都是条件非常好的。
天然条件非常好,又不是国资,外资的首选,也不是次选,就只能成为外地民资的次选。
而民资产生的地方就是两三角,长三角与珠三角。
所以只能等着长三角,珠三角的民资去反哺。
这就是为啥那天我告诉你,撇开两三角和北京,你更多的是应该考虑自己生活的好不好。
你快不快乐,这是最重要的。
这个道理很简单,你如果能够拥有阿里的股票,那这是一家好公司,但如果你只是在阿里打扫卫生,或者看门,我不认为和去一家小公司打扫卫生有啥本质的区别。
因为你没有阿里的核心资产,明白这意思么?
我理解的所谓一个人强调他是深圳人,是指他拥有深圳的核心资产,核心地段核心配套总价高潜力佳的核心资产。
他拥有这个,他是深圳人。就像你有阿里的股份,你说你是阿里人。
但如果没有,那其实没多大区别的,就是说你没有必要纠结自己离开深圳去长沙是不是跌份。
我觉得并不跌份。
你如果在深圳只有一套老破小,挂了很久很久没人看,最后好不容易遇到个麻瓜,400万卖掉了。转身去长沙定居,没毛病的。
你不需要有失落感,逢人到处讲,你曾经也是在阿里扫过地的,这个没意义。
少林寺的扫地僧也不会逢人就讲我可是在少林寺扫地的,而是扫的是藏经阁。
没这么无聊。
但是反过来,如果你在深圳有4000万的核心地段核心配套的稀缺资产,那你说我是深圳人,我不愿意去长沙,我能够理解。
这就好比一个人是阿里的核心员工,他觉得阿里这家公司很好,他也有公司的股票,他混得还不错,没有被马老师输送出去当人才,于是不想主动离开。
前提是核心员工,不是扫地阿姨。
所以我们一定要理解什么才是深圳人。
如果你只有一套没有潜力的老破小,也找不到高薪工作,这时候长沙给你抛来橄榄枝,更好的工作机会,更好的生活环境,真没有必要去坚持。
很多东西是无关的。
你说你有北京的户口,上海的户口,你在长沙工作,你的孩子是可以回北京上海读书考试的。
户口你可以认为那就是户籍时代遗留下来的准考证,这和你工作,生活所在地不相干的。
选择城市的过程就跟选择企业是一样的,要看企业是不是名企的同时,也要看企业给不给股票,而且你完全可以身份挂在A企业,实际上在B企业上班。
如果不给股票的情况下,其实工作更多的是为了生活,所谓既然我当不了老板,也拿不了高薪的前提下,我为啥不能让自己工作轻松点呢?
欢迎关注公众号懒人找资源
- 作者:小懒人
- 链接:https://lazybook.fun//article/23052301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